11月15日,在以“碰撞·演变”为主题的GET2018教育科技大会上,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主任王烽发表了题为《教育政策的多维理解》的主题演讲。
王烽从中国教育政策总体生态出发,阐述了教育政策的制定意图、过程取向、内外动因、多方博弈等内容。多维度理解教育政策,有助于更好地辨明民办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下为王烽演讲实录(内容经芥末堆编辑):
教育政策不管是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都需要理解,特别是需要公众的理解,需要政府多理解公众的想法,多理解其他方面的想法。而在执行过程中又需要执行方,包括利益相关方多理解政府制定政策的初衷。
什么是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的特征,实际上是指国家教育政策的生态。什么叫教育政策?从文本来看,有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指导性文件。从法规开始就有政策因素,从法规到指导性文件,这四类的都是教育政策的表现形式,教育政策通过它们体现。而法律是另外一个,所以我们平常讲政策、法律,两者是对应的。
现实中,从法律、法规一直到指导性文件,数量越来越少。也就是说,体现政策的指导性文件最多,规范性文件次之,规章再次之,法律最少。
举个民办教育的例子。法律是《民办教育促进法》,法规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章性质的文件有两个,一个是《民办教育分类登记实施细则》,一个是《盈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指导性文件是国务院的实施意见。
现在的教育政策、教育法律结构就是这样的。教育的法律总共有6部,但是关于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成千上万份都不止。
教育政策的三个维度
教育政策可以分为宏观政策、中观政策和微观政策。宏观政策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政府关于教育的有关的政策都可以叫宏观政策,包括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中观政策主要是学校治理,跟微观政策一样,都是以学校为主。
越是宏观政策,社会参与度就越高,对政府制定的政策大家关注度比较高。对于学校制定的政策,特别是教育教学的,一个课程应该怎么教,社会参与度就很低。而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专业性,从宏观到微观,专业性越来越强。
我们国家还有一个特殊情况:政府从宏观政策的角度,对中观和微观干预比较多。这样就造成什么呢?造成了公众对于各个层面的政策都会有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比如说,在宏观政策上来讲,有高考改革,这是非常敏感的政策,大家非常关注。在微观上来讲,一个课本里边有多少中国人,多少外国人,有的老百姓都关注。这是我们的一个生态,在中国搞教育工作非常之难,不管是不是专业领域的事,老百姓都会关注,谁都可以评论,只要他愿意。
教育政策的三个意图
从政策意图上来看,所有的教育政策大概有三个意图:规范、指导、激励。比如说对于改革创新激励,对于一些新出现的东西要引导和指导,对教育秩序和办学行为要规范。
举个例子,民办教育的政策在国家高层次的文件中,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文件,支持、鼓励的意图很明确。原则是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要把积极鼓励放在前面,把规范管理放在后面。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它就倒过来了。激励性表现最弱,规范性表现最强。
比如说,国务院的文件是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法律叫《民办教育促进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不管是举办者还是地方政府,最关注规范的东西、感受最深的也是规范,然而由于上位法律政策对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没有区分,规范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和有力措施,效果并不是很好。
谁能影响教育政策?
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媒体、专家、政府。学生首先是教育政策利益攸关方,教育政策有一个最中心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好好成长发展。接下来家长、教师、学校对教育政策比较敏感。但是对教育政策的影响力,这个顺序是倒过来的,政府、专家、媒体是教育政策的主要影响者和制定者。而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除非以专家的身份参与咨询,不然没有多少影响力。
这样是不是不合理?也不是,就看媒体、专家、政府对于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的理解有多少。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家长都单个出面去影响教育政策。一个人,一个单位是没法影响的,但是媒体形成一种舆论可以影响。专家通过调研可以形成自己的政策建议。
理解教育政策的取向
我们怎样理解一个政策的取向?这要看四个因素:发展目标、发展阶段、价值理念、发展环境。
第一个是发展目标。国家将出台一个文件,到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有多项指标,我们把这些指标分解开来,所有的教育政策都要根据这个分解的目标来做。
教育发展到什么阶段对教育政策制定影响特别大。比如说,民办教育一开始是弥补我们国家财政不足的,但是到了2000年以后,特别是《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后,民办教育的地位、作用就发生了变化。目前,各级各类及教育都进入普及发展阶段,而且教育发展到了资源比较充足的阶段,摆脱了教育贫困。这时民办教育的作用就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弥补国家财政的不足,而是为教育改革创新在前面闯路。这对民办教育来讲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变化,只有抓住这个变化,民办教育才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价值理念。有的时候我们强调这个,有的时候强调那个,但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即培养人的问题。现在党中央把培养人什么人的问题作为教育首要问题,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这些教育不足需要弥补。实际上并不仅是党在关注,整个社会都在关注学生的德育、信仰、价值教育。十八大以来更加强调的就是要解决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问题。现在所有的教育政策都要围绕这样一个核心,这是根本任务。
发展环境,也就是说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对教育政策影响非常大。还以民办教育为例,在经济政策放宽的时候,民办教育的发展环境是好的。当经济政策趋于保守的时候,民办教育的发展环境就会受到影响。为什么这样?因为民办教育本身就是所有制改革的产物。虽然这么多年以来,民办教育的发展一直在壮大,但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层面的政策变化、宽松度的变化都在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带来影响,目前的民办教育资本热就是实体经济领域投资环境不理想的反映。
教育政策的动因是什么?
接下来讲政策的动因。为什么要制定一个政策?有几种动因。比如说“对接”,那边的政策变了,需要这边的政策对接。《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为什么要修改?为什么要制定后面的实施细则?就是因为法律变了,要对接。
再比如第三个动因“规范”。以校外培训为例,我们先不讲它现在的效果如何,就讲它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剧场效应,知道孩子压力太大不是什么好事。现在一年十多万块钱的辅导培训费,对于家庭压力太大。但是大家都这样去做,被裹胁着往前走。每个人看上去决策都是理性的,但整个社会都这样,就变成了集体不理性,政府就得出来规范秩序。
下一个动因“应急”。比如说出事了,夏天游泳孩子在河里面淹死了,教育部就得出台政策应急,警示、通知、检查。哪怕是假期、事情发生在校外,都要这样做。有人说“一个人生病全国人民跟着吃药。”这个“药”是提高免疫力的,说白了就是给地方政府施加压力、让他们重视起来。
还有“纠偏”,纠正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比如说过去有一段时间过分注重效率,注重非均衡发展,把资源投向重点学校、城市学校。在2001年以后,便开始把公平当做基本政策,资源投向重视农村、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发展。
哪些因素决定政策质量?
一个是改革的意愿和魄力。教育发展到现在的水平,根本靠改革,继续更好地发展要依靠改革。如果改革方面没有足够意愿和魄力,就难以出台足够好的政策,政策就只能解决短期的问题、解决“应景”的问题。假如制定政策本身就是为了跟风应景,而不是为了长远的、实际的效果的话,制定的时候就决定了是没用的,我们有些政策就带有这个痕迹。
还有利益权衡。有的时候我们会带着理想化色彩研究政策,在政策制定阶段专家学者对于政策特别苛刻。出台以后发现,怎么变成这个样子?比如像高考改革,任何政策都不能说设计是完美的,高考改革也是这样,一些环节肯定存在瑕疵,为什么出现这些不完美,那是因为有一个利益权衡。所有的决策都不仅仅是专业决策,本质上都是政治决策,政治决策就是博弈。由于这种博弈会牺牲某些科学性。
在文件制定之初某大网站网曾经做一个调研,98%的人都认可高考制度的最公平的制度,现在的高考不是最好的,然而是“最不坏的”。在制定高考改革政策的时候,就必须把这句话写在前面,现行高考制度是有效的,是基本可行的,但是需要改革。但是我们在制定政策之初不是这样的,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现在的高考制度需要彻底的变革、格局性的变革。这种公众的认识跟我们在制定过程中的初衷就会产生一种碰撞。到了决策者那里,他就会做出选择。
还有资源调整。你的条件、经费能不能支持这种改革?现在特别是一些规划,后面必然会有一些工程项目和行动计划,否则规划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如果财政增量不足的话,只能把原来做的一些事情打包、换牌子,甚至改变一种做法,改变一些机制,建立一些新机制,重新纳入新的框架里面去。
还有一个是论证过程,这个就是我刚才讲的必须调研和了解公众的想法的问题。但是民主决策代替不了科学决策,确实是这样的。谁都可以对高考发声,但高考背后的制度、技术等决定性问题大家不一定了解。一个政策制定的时间如果很长,就可能会有几波专家参与,一直参与的人就承担一个任务:向每一拨人解释,你提的那个问题早就研究出结论了。你要说高考要不要?就按照98%的认可度,高考就不用改了。高考不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这些人经历的高考,我们的孩子世世代代都要经历下去,你们能接受吗?
决定政策效果的因素
目标简明。政策目标不要模糊,我们深有体会,有时候政策目标本身就是模糊的,往后都不用谈了,肯定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政策本来想给农村老师增加津贴,制定过程中把它变成绩效激励机制改革。这两个一耦合起来就完了,就变成了一个坏政策了。
部门配合也非常重要。为什么现在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改革有一些阻力?这个阻力实际上最关键的不是因为地方政府不作为,而是各级政府各部们之间协调不够。由教育部门主导制定的政策,单线下去到了地方,部门配合就出现了问题。虽然有法律,但我们离真正依法治教还有一些距离。
还有就是下达要通畅。我们高考改革的文件是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但是一直到了2018年,宁夏一些县里面的中学还不知道国务院有这样一个文件。在下达的过程中,由于部门的分割,我管一块,你管一块,这个渠道下去重视,那个渠道下去就不重视。有的觉得教育部下达的文件太多,就扔在一边了。
还有受众的理解。以《民办教育促进法》为例,教育部推荐了十位解读专家,我们到处去解读。我在解读的过程中就说,我希望有一天政策制定出来,不用给大家讲就都能明白。但是一些民办教育举办者对分类管理这种与自己利益攸关的事情,他竟然没有看过文件。
最后是效果评估。效果评估是一个指挥棒。制定、实施、评估、反馈是一个闭环,我们的政策缺乏效果评估,直接影响到政策制定和实施环节,导致现在有些政策条款确实带有随意性。真正的第三方政策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民办教育新政
民办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是谁?包括学生、教师、投资者、举办者。其实他们之间利益是一致的,办好了教育,对举办者、投资者、教师都有好处。如果是非营利性学校,举办者不追求经济利益,这种一致性就会更强。但是在举办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我们现在很多教育是投资办的,人家是需要赚钱的,办学结余要拿走分掉、不是都留给学校发展用,举办者、投资者的诉求就会与教师、学生发生不一致。
民办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主要参与者是谁?政府、人大是主导方,参与方有学者、媒体、名校举办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只有名校举办者是利益直接相关者。那些薄弱学校,那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没有说话的机会,没有他们的声音。所以最终就是大学校、大资本和一部分学者、媒体、政府、人大之间的博弈。当然理想情况下,学者、媒体、政府是代表教师学生的根本利益的。
地方政府非常不容易。不仅面临着上级的压力,接受督察督导,还要协调自己这个层面的各个部门。从上面来讲就有部门协调问题,很多问题推到省里,省里一看更没法协调,就会继续往下推。地方的协调不畅不仅因为部门之间的沟通问题,根本还是政策对接不畅,部门政策是按照“条条”下达的,其他部门政策甚至法律都没法改变它,根子还是上位政策的问题。
协调不畅不仅因为部门之间的沟通问题,还有地方举办者的利益诉求。我过去投入这么多钱把学校办好了,我没有把它捐出去,你现在让我变成非营利性的社会资产,那怎么补偿我?这个补偿怎么算?他肯定会争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每个学校情况都不一样。
还有安全稳定。我们的细则里面有一个意思,哪个地方出了事,哪个地方负责。还要保证不要伤害和损害学生、教师的利益,这对所有地方政府压力都非常大。
在这些背景下,《民办教育新政》实施的前景如何呢?有的地方规定了五年,甚至更长的过渡期,有的地方规定了三年。我们改革一直不能超越这个渐进的思路。政策制定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是想做分类试点,不要一刀切,慢慢过渡。法律目前规定分两类,然而体现在实施上,我们超越不了这个渐进的思路,分类的过渡期肯定会比较长。但是不排除有些相关政策发生变化,缩短这个过渡期。
以利益换取空间或者换取速度。改革推不动怎么办?推不动你就得多给这些学校举办者让一些利。现在我们看出来地方政府操作过程中确实有这样的迹象,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多给学校让些利,以利益换取空间、速度。
宏观政策刚性、微观弹性。我们可以说,监管、执行国家法律政策方面刚性越来越大,会越来越严格;在微观上,肯定会越到基层政府越可能多放水。放水的力度就决定于什么呢?决定于地方政府它的压力多大。在这方面,财政等部门应当起到“看门人”的作用。
政策试错的窗口期会比较长。现在,根据中央、国务院的政策,地方政府会制定很多地方政策,有些地方政策是有偏离原来立法的基本要求或者初衷的倾向。是不是马上把它纠正过来?我觉得如果不是与法律条文明显冲突,也不一定马上纠偏,在法律框架内的一些变通有时不可避免。各省出台的政策是趋同的,但到了市级和县级、到了实施层面,将会五花八门,越来越多样化。
在印象笔记里轻松做会议记录吧~
印象笔记是一款风靡全球的免费笔记应用,是全球 2 亿人的工作空间。你可以使用任何一台设备打开印象笔记,在这里专注完成写作、收集有用信息、快速发现所需、随时演示想法。
印象笔记企业版是印象笔记专为团队打造的版本,致力于为教育培训机构打造强大、易用的云端教学资源库。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新东方在线、帝尔私塾国际英语等众多教育培训机构都是印象笔记企业版的深度用户。 |
新技能get√
长按并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我的印象笔记】微信号,即可永久保存嘉宾完整分享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