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Evernote

李珂:在物种爆发后,谈教育组织进化

2016.11.11

1478861684714413.jpeg

芥末堆 Captain上校 11月11日报道

11 月11日,在以《创•见•教育新生态》为主题的 GET2016 教育科技大会上,高顿财经的联合创始人和集团的高级副总裁李珂,从教育的底层思考出发,讲述了教育市场爆发的四大红利,以及面对激烈竞争时,企业应有的三个解决之策。

以下是李珂演讲的主要内容:   

各位教育界的同行大家下午好,我今天可能谈教育会少一点,我想站在组织发展的角度,谈一谈职业教育机构发展过程中我自己的一些思考,不能说是结论,只是一些奇怪的想法。

我想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什么问题呢——为什么教育市场会爆发?看起来是很单调,很无聊的问题,因为大家都认为,教育行业的爆发不就是经济因素、人口因素、购买力造成的吗?

我的想法可能有一点不一样,让我们先剖析下这个问题的本原,然后看看我们教育机构是不是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些机会。

先说两个我自己或者大家最能认同的红利,一个叫做需求红利,一个是品质红利,这是过去三年中,大家所享受到的最好的红利。需求红利,这个很好理解,过去三年,人口结构达到了职业教育所需要的体量。我拿一个很残酷的数字来举例,现在每年毕业的本科生有800万,研究生200万,这两者相加,差不多有一千万的大学生从校园里面走出来。

第二个是品质红利,这得益于独生子女政策。父母为孩子的投入从来都不是靠理性的。比如,我们会看到原先几百元的课程涨到了几千元,但也有人能接受。我们看一下职业教育同行的财报吧,实际上他们的市场面并没有扩大,但是他们有更高的品类。

我个人觉得需求红利可能会持续下去,但品质红利的空间可能会相对少一点。因为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其他相对差一点的城市,大家对教育的支付变得非常相似——很多几万元单价的教育产品也能被二三线的家长所接受。

接下去说另外两个我自己观察到的红利。

物种爆发,高密度连接

这个是由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如果说需求红利、品质红利带来的是整个大环境的改变,互联网红利带来的就应该是机构物种间的变化。我相信这个变化在过去三年已经发生了,那它是怎么发生的?原因是高密度连接。想象一下,五年或者十年前,你要说服一个三线城市的人参加一个游学项目,这是多难的事情?它周边找不到任何一个连接点提供他需求的支持,甚至也没有办法得到当地教学上的支持,而互联网提供的高密度连接,造成了需求的爆发。

另外一个例子,电视大学是一种很基础的教育技术,我把这种教育技术叫做教育知识打包技术,即通过某种渠道分发出去。但是电视大学的需求在二十年前却没有爆发。

利用互联网的高密度连接,卖方可以更高速地碰到他们的客户。比如大家都愿意向百度交钱。现在,我们还会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直播等形式抵达用户。

形态红利,释放更多的教育场景

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我们创造了更多的学习场景,并且没有了学习的形态。在座的肯定会有人说直播,其实我觉得直播不算是很典型的形态红利,他们利用了以前大家都没有想过的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学习地点在分享知识,他们也在做教育而已。

过去三年,我们一直在经历爆发。爆发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呢?我认为,这好比当一个鱼塘里鱼群的数量爆增时,一定会发生生态竞争,到最后一定会进化成同物种的竞争,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连接,同样的红利,会有更激烈的厮杀。我跟大家分享三条可能会有的进化思路。
如果大家没有办法解决自己发展过程中对产业布局的要求,那就找资本。我的分享就是这些,希望能够给大家有所参考,谢谢。


印象笔记(Evernote) 是一款风靡全球的免费笔记应用,是全球 2 亿人的工作空间。你可以使用任何一台设备打开印象笔记,在这里专注完成写作、收集有用信息、快速发现所需、随时演示想法。

印象笔记企业版致力于为教育培训机构打造强大、易用、触手可及的教学资源库。
  • 无限量存储空间,汇聚教研资料于一处
  • 跨设备无缝同步,随时随地查找知识
  • 智能信息挖掘引擎,让知识触手可及


新技能get√

长按并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我的印象笔记】,即可永久保存嘉宾完整分享内容。

9cf39f51e6696cb24fcb23282729904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