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Evernote

有书创始人雷文涛:知识服务是终极解决之道

2018.11.14



芥末堆 吉吉 11月13日 报道
今日,在以“碰撞·演变”为主题的GET2018教育科技大会“知识付费何去何从”分论坛上,有书创始人兼CEO雷文涛为观众带来了题为《从知识付费到知识服务,用户获得了什么?》的演讲。
雷文涛认为,知识服务首先要有值得付费的内容,这个是基础,这个内容要有料,有趣,巧妙搭桥,能学完。知识服务简单的说就搭桥,面对不同的用户对象搭不同的桥,知识水平高一点,搭一个直接的桥,知识水平低一些的要搭几层桥帮他达到目的地。
以下是雷文涛的演讲精选实录: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有书,有书是共读的社群平台,我们有累计超过3千万的用户,我们过去三年内带动了超过500万用户,读完了10本以上的书,我们建立了从共读到听书以及一系列课程的研习一整套的服务体系。

知识付费的发展历程


我们回顾一下知识付费的发展历程,大家看一个图,这个从知识的载体看,前面是从甲骨文到纸质图书到电子书,我认为是一样的,只是介质的形态转变,本质没有变,内容的生产、传播、交付其实本质上没有变,只是容载量变的更大了,介质的转变到以有书为代表的知识付费的产品是一个质的转变,转变是在交付的形式、内容生产的方式及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都有质的转变。
比方说我们内容的生产,之前的内容生产,即使到了现在出版业的内容生产,也要有一个很长的周期,我们要写一个书,出版社会说我们要一轮一轮的审核,审核下来快的三个月,慢的时间更长,你写一个书要有十万字才能写一个书,但是我表达的观点五万字就可以说明,但是为了出一本书我要写到十万字,大家有这种体会吧?
知识付费使知识的生产更加便捷,我们几个月的时间内会打磨出对于大众有独特见解、有广泛价值的内容,我们的交互方式更加灵活,更加个性化。
同样的一个知识——经济学,面向大学毕业生,面对高中毕业的学生……对于不一样的学生,我们有不一样的教学形态,这是知识付费的价值。

知识付费的兴起和传播


我们回顾一下知识付费的兴起和传播。
2015年底12月12日发起有书共读计划,这个时间也在很多友商同一时间推动知识付费的产品,比如得到、千聊、值乎,我们回头看,都是那个时间兴起的,所以很多大的商业兴起是跟时代背景相关的。
我们发展到现在可以看到知识付费已经成为了所有用户平台的标配,我们看到有一定用户规模的公众APP,包括BAT、腾讯、阿里这样的平台都开始涉足知识付费的产品,所以它已经成为了连接用户、服务用户非常有效的一个内容手段。
知识付费的具体形态有专栏订阅、有付费课程、有偿问答及付费社群还有听书等等一些针对性特别的付费内容产品。

知识付费的相关质疑

当然知识付费也带来了很多的质疑,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样的几个。

第一,我们会问知识付费售卖的是不是只是焦虑。
这个时代快速变化,每一个人都很焦虑。这个就是这个时代的残酷,我们每个人面对蜂拥而来的新知识,新的技术潮流无暇以对,所以我们心里面很焦虑,这种知识付费得益于这种焦虑,大家因为焦虑所以有动力。
焦虑并不是可耻的事情,我们要巧妙的把焦虑变为动力,变成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的原动力,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我们不认为焦虑感去满足它,去解决它是不好的事情。关键是我们是不是在浅层面利用这种焦虑感还是把焦虑转化为动能。
第二,“知识胶囊”,真的有用吗?
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质疑,"知识胶囊"是非常有名的平台提出来的,碎片化学习是不是可以解决系统性知识架构搭建的需求。我认为,"知识胶囊"不足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很多时候,一个成功的学习者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抓住了关键时期,搭建了完善的知识架构,所以它不断地接受碎片化的信息,可以在架构上沉淀下来,但是对于大众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搭建,接收到这些碎片化的知识会像流沙一样漏掉,最后什么都没有剩下。
所以,知识胶囊是值得我们所有知识服务从业者重视的一个问题,我们要服务好我们的用户,需要帮他们搭建起良好的结构,这样才能持续不断的让他们迭代升级。
第三,知识付费会一直火下去吗?
我们整个行业也会面对这样的质疑,知识服务会一直火下去吗?我们看到知识服务在2016年萌芽,2017年兴起,2018年继续发展,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2018年的发展速度没有像2017年那么猛,于是有很多的质疑说是不是知识服务不行了,我可以非常笃定的说知识服务会一直持续下去,发展壮大。
知识付费不一定持续这样的状态,但是与之相伴的知识服务会是一直是这样的状态,大家会看到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兴起,我们的学习方式必然发生转变。我们不能逆潮流而动,我们要很好的用一些新技术、内容、交互形态和手段。
我们在之前只能看文字才能获取知识,现在有很好的音频、视频手段为什么不用呢?所以知识服务、知识付费已经很好的应用了这些技术手段,所以它一定会持续发展下去,它是不可逆的,速度会减慢,但是行业会持续发展。
经过了一轮知识付费的洗礼,大家都变得更爱学习了,今天我在这儿说,我相信在座的以及很多大众都会认同这样的理念,这也是我们一直不停探索、不停向前的基本动力。
我们看到2012年马云在公开的对话节目说,成功与不成功和读书没有什么关系,他也标榜自己是不读书的。我也很纳闷,他不读书怎么会有这么多见识呢?大家看到金庸先生去世的时候,马云写的纪念文,大家觉得马云写的不好吗?他的文采真的非常好,他要出来做文案绝对是一流的、最好的写手,所以他其实是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东西,只是他觉得可能不需要再那么集中的去读。即使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在2018年元旦,他在内部发起了一个倡议,他让阿里的同事给他推荐100本书或者是10部电影,他要开始读书,他都开始转变要读书了,我们更要这样。

知识付费就足够了吗?

提到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分享一下在有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遵循的方法就是用户价值,我们在中间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纠结,我们一直想的是用户能够获得什么,能够想到什么,我们怎么样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采取三步:
第一步,我们做的事情是要对于用户有价值,这个过程不管是有多麻烦。我们最早做有书共读的时候,我们不计代价一定做的事情,用户觉得有价值。
第二步,我们想这个事情怎么变的有效率。
第三步,才会想策略上的传播、裂变。跟大家认知的不一样,有书是用户价值为核心的公司。而不仅仅是在用户策略上,是因为用户价值得到了书友的认同所以才能高效传播起来。
知识付费肯定不足以满足所有的需求,那我们要解决这个疑问,我们可能要深挖一下进一步思考,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我们理解了学习的本质,那我们的答案可能就有了,这也是我们需要洞察的。这也是我的结论,学习的本质在于适应变化。这是一个加速变化的时代,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需。所以我们可以说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已经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
当然学习也是有技巧的,我们也不用压力太大,感觉永远都学不完。甚至可能说知识也是有限的,如果说知识是无限的,我们真的很绝望,怎么办?原知识可能是有限的,我们掌握了那个核心,其他的知识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把它吸收进来就够了,这也是我们的价值理念,我们希望让我们的书友掌握这种学习的能力。
我们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尽管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服务,要内化成自己的,必须自己渡过很难的阶段。《知识的边界》温伯格也说过这样一句话,"被喂养并不是获取知识的好办法,真正的求知之旅必然包含提问,包含挑战,而不是将知识视为关于世纪无可置疑的真理。" 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吗?我读了一本书,我读懂了恍然大悟,这种感觉是非常好的。学习也是让我们感受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知识服务是终极解决之道
那我想给出的答案就是知识服务是终极解决之道,我们可以快速的过一下,有书是怎么做的,也是结合我们的实践。我们认为知识服务首先要有值得付费的内容,这个是基础,这个内容要有料,有趣,巧妙搭桥,能学完。知识服务简单的说就搭桥,面对不同的用户对象搭不同的桥,知识水平高一点,搭一个直接的桥,知识水平低一些的要搭几层桥帮他达到目的地。
我们的知识服务要激发愿力、转变行为。我们从知识的交付到行为的转变这是一个质的转变。焦虑,我们刚才提到了它可以成为动力的源头,所以我们要巧妙的应用这种用户的各种情绪,各种情感,各种压力,我们要发自内心的真诚服务他们,这些情绪、焦虑都会成为动力,都会成为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原动力的力量。
另外我们需要指明方向跨越障碍,在有书中你可能不明白看什么,我们帮你选书单,交流,我们发起共读,发起领读。
还有一点这是我们很早很早就认定的,知识只有学完才是自己的,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完课率,我们有书的完课率应该是前列的。我们有60%以上的完课率,大家可以了解一个好的内容学完了和没有学完中间的巨大差距。
我们也需要搭建这种交流平台,不断分享我们的心得。只是听过不是我们自己的,所以必须体验,体验都要实践来进行,时间长度非常长,通过交流会大大加速这个进程。所以我们在全国150个城市搭建同城的有书共读会,大家的进步非常快,每个人都有很大的进步。
这也是我的一个观点,知识交付、陪伴、引导、激励、交流、探讨、知识服务不同于通常的教育,但更接近与教育的本质,即能够让更多的人进入终身学习的状态,促进其终身成长。
刚才孙总已经讲了很多知识付费的基本逻辑,我们一开始就这么做,我们没有上升到这种方法论的高度,但是我们就是基于我们的价值理念就是这样做。用户需要陪伴我们就给他陪伴,需要引导我们就给他引导,直到帮他能够向上向前走一步,直到他能够跨越一些鸿沟。
点此查看所有嘉宾精彩分享>>

下载大会专属笔记模板
在印象笔记里轻松做会议记录吧~

印象笔记是一款风靡全球的免费笔记应用,是全球 2 亿人的工作空间。你可以使用任何一台设备打开印象笔记,在这里专注完成写作、收集有用信息、快速发现所需、随时演示想法。

印象笔记企业版印象笔记专为团队打造的版本,致力于为教育培训机构打造强大、易用的云端教学资源库。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新东方在线、帝尔私塾国际英语等众多教育培训机构都是印象笔记企业版的深度用户。

新技能get√

长按并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我的印象笔记】微信号,即可永久保存嘉宾完整分享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