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我简单说一下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就是首先在执行番茄工作法之前需要列一个清单,这个清单叫清空大脑,它的理念就是大脑是用来想事情的,不是用来记事情的,这样我们就把我们后面一段时间以内需要处理的事情都列入一个清单,这时候我们大脑就不会再用来记事情。每天开始的时候有一个番茄的表单,从清单里面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抄写到今天的番茄时间表里面就利用番茄时间来执行,番茄时间它的标准时间就是25分钟,我们可以用手机的APP或者是专门的计时器把这个计时器设计一个25分钟的倒计时,然后就开始专注的工作,在这25分钟里我们不能被打断,比如说突然想打一个电话都可以把它记录到表上,不要现在去做,你可以用休息时间做。25分钟结束之后,番茄时间结束,这时候你可以停下你手里的工作,进行5分钟的休息,每4个番茄时间就可以长期的休息,长度是20-30分钟。
我们在知乎和很多网站上找这些数据,关于番茄工作法的回答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但是我认为这个只是番茄工作法的执行阶段。番茄工作法最大的好处就是,首先我们觉得要长时间专注很难,但是如果刚开始的时候只是25分钟的专注,这听起来就容易多了,世纪之星过程中这也是事实。
另外就是番茄工作法的特性就是把时间分段,和其他时间管理的方法不一样,基于这个理念就延伸出番茄工作法的另外一个好处,比如说我在执行番茄工作法的时候我能很清楚我写一个方案,或者是要做一个PPT需要有多少个番茄时间,长期下来这就会成为我们以后工作的原始数据。我可以统计出完成这个类型的PPT需要多少个番茄时间,我可以想一下我怎么把这个效率提升起来,比如原来做这个PPT花了六个番茄时间。比如第一次我用了六个番茄时间,下一次我只想用五个番茄时间,我怎么提升效率,是注意素材收集还是制作PPT之前需要有一个大框架规划?这是基于番茄的原始数据,因为它对时间分段的特性让我们很容易统计出数据,在座的肯定有一些做运营的对数据非常敏感,基于数据我们可以很容易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包括番茄工作法运用到后期,你对你自己完成某一个类型的工作心里会非常有数,比如我现在如果要阅读专业性书籍,我看这本书用12还是14个番茄时间,我看一下目录就知道我需要多少个番茄时间,这其实非常有用,而且它很酷。
为什么我会建立一个公众号推番茄工作法?其实就是因为我之前有非常严重的拖延症,刚刚上班的时候老板给我一项任务,就是一周的时间让我做PPT,
周一到周五,一般要
周五下午才开工,开始上班的时候有一个谷歌阅读器,我上班的时候打开谷歌阅读器把新闻刷一遍,然后打开豆瓣和微博,一轮刷下来,十几个网站刷轮以后,第一个网站更新以后再刷一轮,这样无休止循环,直到最后一天下午才把PPT弄出来。因为我做这些事情,使用工具方面算比较得心应手,所以每次都能解围。但是大家有拖延症就会知道心理的困扰,每天都在心里纠结过程中度过,使用番茄工作法之后我能看到我今天做了多少个番茄时间,有哪些产出。
大家可能平时没有拖延症就不会关注这些数据,比如你每天完成多少,花多少时间在工作和学习上,番茄工作法就是能帮助我们直观看到这些数据,让你每天看到自己的成果,这是一件很正能量的事情。第二就是番茄工作法非常简单,如果我们要推行其他的时间管理方法,比如说GTB,它的理念很复杂,我刚刚开始也是从GTB入手,我觉得这是一个错误。我对时间管理的理解,时间管理应该有两个层次,第一是时间,所谓时间层次就是你不能有太严重的拖延症。比如我刚才那个,一天任务五天完成我能拖四天,这种你再谈时间管理的话,你学再多的技巧其实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我就把重心,集中在了利用番茄工作法来对抗拖延症的环节。番茄工作法拖延拖延症其实非常有用,它能够用25分钟时间强迫我们开始,对于大部分拖延症者来说我们缺少的就是一个开始,如果利用番茄工作法开始之后,在那种专注的过程当中做事你会发现根本停不下来。这是第二个理念,番茄工作法非常简单。
陈加岗 (Ed):大家关于番茄工作法还有没有问题。
参与者:比如25分钟我做一个事情,刚好我结束的时候正处于专注的时候,这种情况会不会直接跳过去继续往下?
罗俊:我经常也会有这种情况,我觉得任何一个工具或者是一个方法论,其实都是于大部分人的经验的分享。这部分拿到我的身上,肯定不一定能适用,到你身上肯定也不可能适用,对吧,这个我觉得是建立在对一个理念的理解,再加上一些后期的执行,能够总结出对自己适用的一套理念,这个是最重要的。
陈加岗 (Ed):番茄工作法可以按照个人的需要定制。
罗俊:有些可以自定义,比如休息时间是否可以取代,我公众号上经常写一些文章,我可能会连续写完,可能不会休息,会连续记录番茄时间。另外一个可以自己定义的,就是番茄时间它的工作时间,它默认的就是25分钟,但是比如说我经常在线上讲微课,微课就是一个小时,所以我这时候会用一个小时的番茄时间。我经常用的定时的软件,就是种树那个,那个可以拖着滑动,一个APP。关于番茄工作法,我们公众号上有很多相关的文章,也举办过关于成都的线下活动,大家可以关注。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关于使用印象笔记做知识管理,刚才我们说到的,我之前是为之笔记的用户,为什么转到印象笔记呢?就是为之笔记它其实更偏向于技术流的这种,愿意去折腾,印象笔记就是非常简单,我们只管用就可以了。印象笔记对我来说就是这样,我很认同刚才陈加岗分享的观点,就是如果我们整理知识的时间大于了提取知识的时间,这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一个产品让用户陷入了管理,那这个产品就不是一个好的产品,所以我在使用印象笔记的时候,我的整理一般是差不多两周一次,我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需要记录的东西全都往里面扔,然后在使用的时候直接搜索就行了,这也是我转到印象笔记的一个目的,就是它的搜索功能真的非常强大。
刚才Ed的分享中也说了,连图片当中的一些文字都能搜出来,这个真的很厉害,就连我写字,我写的字非常烂,我写的字它都能搜出来,这很奇葩。我使用印象笔记收集的时候,首先我们从知识管理的流程说起,首先就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印象笔记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多途径的搜集,它应该是所有的笔记软件当中搜集途径最广的了。
刚才陈加岗分享的时候有一位嘉宾提到了【剪藏】,这就是网页版的收集,我们看网页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剪藏把这部分网页的内容保存到印象笔记当中,而且剪藏会自动识别内容,而不会把广告收集进去。大家会用微信,我们经常看到微信上的图文,都可以直接使用,发到【我的印象笔记】那个服务号,它就会保存在我的印象笔记当中。第三,还有邮件,我公众帐号每个月都会做一次番茄工作法的活动,这个活动完了过后那些参与活动的人他都会给我发邮件谈自己通过活动的成长,都是发邮件。我回复这些邮件的时候会抄送到【印象笔记私有邮箱】,然后所有邮件都会存到我的印象笔记当中。印象笔记还有大部分的APP对接,像简书、知乎、得到上面的音频提供的文字都能直接保存到印象笔记,这算是整个平台里面支持最多的吧,所以它在收集知识这块做的非常好,我们可以从各种途径把所有的知识汇聚到印象笔记。把所有的这些知识都汇聚到一个地方有什么好处呢?现在你们如果要写一份文档,或者是要保存一份资料,是怎么来做的?我想问一下。是会单独建立一个文件吗?
参与者:我一般建一个文件夹,现在我也不是全部放到印象笔记里边,我基本保存除了Word、PPT以外还有CAD文件,这就很大,所以我买了高级帐户,但是我害怕以后不一定够用。
陈加岗:你CAD文件单个多大?
参与者:上百兆。
罗俊:10G还不够用,我每个月还剩99%。
参与者:我是现在重度使用这个才买了,以前我是保存文档,邮件保存这方面我也在摸索怎么保存。
罗俊:邮件的话,每个印象笔记的帐户有一个【印象笔记私有邮箱】,直接发过去就会保存。
参与者:我们设计师把CAD发到我的工程邮箱,按道理我转发吧。
罗俊:这个转发应该腾讯的大附件。
参与者:对,要么我就下下来,再放上去,之后统一管理。
陈加岗:这是两种方式,这方面还行,因为如果是高级帐户的话一个月有10G。第二种方法,用户可以放在另外一个云盘,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云盘,比如百度云它会有链接,你把链接贴在笔记里边。你可能要注意,印象笔记除了存储以外,它可以跨平台同步,你放大的文件可能同步会慢,你想你手机上也用很多流量,这么大的文件。
参与者:我会先让CAD给我转PDF。
罗俊:所以大部分人存放文件的方式比较传统,要记录要写一写东西的时候,包括很多人要保存网页上的资料都会打开Word,直接把网页复制到里边,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当你需要这个文件的时候你怎么办?很多人就是打开资源管理器,一个一个文件夹去查找,当然如果能找到的话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果你是过一段时间再来找这个文件,如果你不记得文件名,那时候找起来,就会很花时间,每个文件都得打开去确认。所以当我们有印象笔记这样的工具的时候,你就可以直接把那个附件保存到印象笔记当中,使用的时候就直接搜出来就可以了,这就是把所有的资料化零为整集中到一个地方保存的优势。在印象笔记当中,如果我们要保存图片,或者是像这位大哥说的保存PDF,如果我们要对这些东西做标注,右键单击就可以打开标注功能,这很方便的。这是保存以及做一些标注,当然文字也有标记的工具,也挺好用的。还有我们学习去学习一些知识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个标记的功能。另外还有就是分享,我挺喜欢印象笔记有一个功能就是高级帐户有的功能,就是全屏演示的那个,比如说一些文字在上边,我都不需要做PPT,直接用印象笔记,印象笔记它可以直接列大纲,一层一层的大纲,我就直接列一个大纲,然后就直接用那个全屏演示就可以了,这个也很好用。
陈加岗:你输入回车就会帮你建立项目列表。
罗俊:对,然后用TAB控制缩进,这就很好用。我认为使用印象笔记最重要使用工具的理念,就是把文件集中保存起来,这样会方便我们使用和查找,因为印象笔记它的搜索功能非常强大,它的收集功能也很强大,在我们要使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搜索,这是非常方便的。如果是我们需要把一个资料共享给其他人的时候,也会非常方便,印象笔记它现在有一个【工作群聊】,我们直接输入这个人的印象笔记的帐号就能直接共享给这个人,当然如果这个人它没有印象笔记帐号的话,印象笔记会给它发一个邮件,然后引导它去注册,这样的。
陈加岗: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
参与者:关于收集,你提到把文件集中管理,这个我有一个疑问,哪类文件比较适合集中管理?还有代码管理,这些文件适不适合通过印象笔记管理?
参与者:就比如图片,好像印象笔记拿来做这种被别的文件的版本管理不是特别的直观,Teambition的图片版本管理好像更直观一点,关于文件的集中管理,我想问哪类文件适合集中管理?
罗俊:我所有和生活工作相关的东西都会使用印象笔记,但是有一些大型文档,比如老板让我写方案,老板不使用印象笔记,我可能需要通过邮件发给他,我可能发给他是Word文档,这我会用文件夹的方式来管理,但是使用文件夹的方式来管理,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文件命名的规范。比如比较通俗的常用的文件的命名规范就是,包含了日期,包含这个项目,包含这个文件的一个状态、版本之类的这些信息。印象笔记有历史版本,但是是针对单条笔记的,不能针对整个项目的文件夹。
参与者:我工作中写了一个文档,我删掉了,但是通过系统能不能找回上一周写的保本?
罗俊:高级帐户是可以的。代码如果要保存应该是先压缩了,再作为附件上传,但是那个也很大,这是小部分人的需求。
陈加岗:我们有一些不同的格式化的工具,我们的卖点不是这个,但是如果控制字体的大小、颜色、加粗,加横线这些我们都有。我回答这位先生的问题,我觉得你应该把印象笔记当作你的知识库,哪些信息对于你是有参考价值的才放到里边,不要把他当成一个垃圾桶一样什么都放进去,因为这样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我刚才也说了这些信息要用起来才有价值。 刚才他也说这个代码应该有一个专业的工具,我们自己公司这些技术人员也跟我说过。比如我写今天的讲稿,我在印象笔记里面写,我们是可以返回的,每半个小时的历史版本都会保存到这边,这样返回去是很方便的。
参与者:刚刚说到文件的统一管理,更多还是指附文的文件。
陈加岗:也不一定。比如我刚才听到李总演讲里边有一些点很有意思,这种不是文本,就是一些灵感和点,我自己也在里面,比如说有的时候,在某个地方看到有一个图片或者是有一个设计很漂亮的东西,我把它拍下来,这个也不是一个文本,但是对于我灵感的收集是很有用的,所以我也会用印象笔记的收集功能拍下来,属于哪类型的文档我觉得要看每个人的需求是什么,因为我是做市场的,所以我特别对于这种灵感的东西感兴趣,所以我会把它收集进来,单位如果你是一个文字工作者的话,你可能会考虑这些东西。
罗俊:给大家分享我有意思的笔记本,第一是我会保存我所有的证件,我的证件都会扫描到印象笔记,我需要上传的时候绝对不会出现证件照不到,比如说护照、结婚证,所有的证件都在上面。还有小孩的出生证明,这些也都在上面,还有我小孩体检,还有看病的一些病历也都在上面,还有一些非常奇葩的,比如说是我买了一个什么电子产品,它的说明书,这些都在上面。还有比如说我想买的东西,然后我也会在网上去找图片把它放在上面,当做一个,算是欲望清单吧。其实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可以往印象笔记里边放。印象笔记的扫描很好用,它会自动识别那个东西的边界。
参与者:我实际命名的时候发现有很多问题,因为我要在外面兼职教英语,那时候我要查很多关于英语学习的东西和材料,但是它的名字就很类似,比如说我今天要找一个东西,我找不到我要的某个东西,标签也贴的英语口语,为某某课准备的笔记本,标签也用了,我怎么更好应用命名方式让它变得更好搜索?就是希望更加精准。
罗俊:更加精准,我觉得你收集的时候,比如你过一下这篇文章,看里面的一些点,可以把这些点提炼出来对这些问题加以注释,直接在上面写,你可以打三个横线,它就会生成一个很长的分隔线,我写笔记就是这样写的。
参与者:我更多是收集,并没有处理。
陈加岗:我刚才讲了这个技巧,意思是你读完一篇以后你觉得这文章里边有重要的点,你就以自己的文字写出来,这是一个方法。另外是加标签,比如看到这个文章是关于南瓜的,关于怎么做南瓜,当时就没有这个标签,但是我可以自己加标签,我可以收缩框里边要搜关于标签和关于南瓜的标签的笔记。甚至南瓜都可以有一个标签,之后比如说我想找关于南瓜跟万圣节标签的东西,这样就可以。我觉得很多人觉得印象笔记在功能上,刚刚开始上手的时候不太好理解,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没有理解这个标签,我对标签的理解就是它和笔记本的概念就是,笔记本它更多的是这条笔记本一个非常强的物理属性。比如说这个笔记本是关于市场方面的,我就应该放在市场的文件夹,笔记本代表这篇笔记什么,但是标签更多的就是这一条笔记周围有,这条笔记讲了什么,也就是说标签说这条笔记有什么。比如市场的笔记,它里边可能提到了一些营销技巧,也可能是营销案例,我可以给它打这两个标签,笔记本是什么,标签是这个笔记有什么,标签可以是打多个的,我一般一条笔记至少都有五个标签,这样查找起来会比较方便。
聪聪:刚刚她说找笔记这个问题我说一点,找笔记最关键其实还是用搜索,就像你用百度、谷歌一样的,可能很多人找笔记会用一个关键字,大部分是用一个关键字,一个关键字找出来有50家笔记,再找50家肯定很慢,那我再加一个关键字可能就只有20条,如果我再加一个关键字可能就是10条或者5条,这样找笔记会很快。所以说我有一个笔记本有800多条笔记,但是它只有一个笔记本,全在一个笔记本里面,我找里面一般都是1分钟以内。为什么?一般找一条笔记基本要5个关键字或者6个关键字,多个关键字在一起找的时候就会很快,不会说找一条笔记看到50个笔记里边才有,那我要去翻,那不是很麻烦,所以说要多个关键字查找,这样就很快。有些东西也不用打标签,因为你搜索比你翻页肯定快。关于附件的问题,Mac版的附件能直接修改,Windows能改,但是现在Windows的客户有一个问题,就是有部分附件不会保存进去,所以我不建议直接改里边的附件。安卓端可以直接改,这没有问题,iOS端受系统限制没法直接改里边的附件。我个人建议你用IOS或者是Windows,最好是另存再放进去,这样最保险。
陈加岗:聪聪是我们全国2千万用户中的年度印象大使,也可能是最资深的用户。
参与者:Teambition其实更多是做任务管理,日记是更多做知识管理、知识沉淀、知识收缩,还有会用XMind的,我想问你们会不会合作?我有时候经常记了想转换成行动计划,就是想跟项目管理人联络起来,但是这些是分裂的,我们作为用户也不太愿意装很多的软件系统,就是希望这些能够兼容。
罗俊:XMind可以直接导出到印象笔记,保存过去会存成图片、大纲、思维导图,会存三个文件。
参与者:是图的形式还是?
罗俊:图、文字、大纲视图、源文件都会有。
参与者:可不可以在印象笔记里边编辑XMind?
陈加岗:不能,还是要打开XMind。
参与者:有的时候要导入PDF,感觉在印象笔记里边就是很短的一段,导出来是好几页,是我没有设置好吗?
陈加岗:那个要看具体的内容。
聪聪:这个要看具体内容,因为PDF格式边框有限制,但印象笔记显示框没有限制。你可以直接导出来就可以了。
陈加岗:我建议你找我们客服,可以直接问他,因为这是很有针对性的问题。
参与者:我原来用过一段时间,但是没有坚持下来,我也加了公众号,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因为我可能工作性质不一样,因为每天有很多紧急而又重要的事,经常把我头天晚上计划好的事打断,有时候我一投入会忘很多事。比如今天晚上要买蛋糕,老婆过生日,早上我看到清单有这个事,下午可能非常忙就把这个事忘了,没有时间看清单,包括印象的提醒我用的不太好,我现在就用苹果的日历,暂时放弃了印象笔记,不知道你有没有好的建议?就是希望能提醒我,比如上午开会接到很多紧急而重要的事就把我昨天的计划打乱了。
罗俊:代办事项这个东西可以用两个系统,一个是你说的日历,日历上记的这些东西有没有发生的日期,这比较符合记。还有一些代办事项,有的急有的不急,没有明确的时间,我建议你可以用一个清单系统,嘀嗒清单做的很好,所有的手机APP都有。
参与者:我想把这两个东西合到一块。
罗俊:嘀嗒清单用久了过后也可以合并,我现在基本没有用iOS的日历,我基本上都用嘀嗒清单。
参与者:我觉得日历不好用。
参与者:我用印象笔记七年,最早是国际版,后来迁到国内版。我现在问题太多了,各种笔记本、笔记本组合,还有上千个标签,我已经乱了,我的印象笔记基本上一两年做一次比较大的清单,但是感觉还是很乱,感觉太多了,清理你们有没有建议?
参与者:我们的标签我们会自己定义,比如说这个标签是文学类的,我前面会有文学的,科技的,像一些产品分类一样,会在里边本身分一下。标签更多就表示这个内容里边的一些属性,比如说这篇文章涉及O2O等等什么东西,设成标签,这种方式现在还行。
陈加岗:我有一个想法,如果你有一些信息,你一点都没有碰过你就删掉。
参与者:印象笔记可以筛选吧?
陈加岗:可以,你没有碰过就可以全部删掉,我自己也有很多笔记。
参与者:现在还有碎片工具,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现在印象笔记里边太杂了太乱了,有点不想打开了。
陈加岗:有人就说你的书桌很乱,应该整理了,其实有一个说法是不应该整理,你这么乱的书桌你还是能找到你要的东西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