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Evernote

李提提《读斯科特·扬《如何高效学习》有感》

2018.01.22
整体性学习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识这本书,是因为被其中的封皮“惊”到了,“1年完成MIT 4年33门课程的学习法”,众所周知,MIT作为工科学校的翘楚,学习这些课程的难度可想而知,起初我以为这又是一部天才炫技的书籍。随着深入的阅读才发现,这本书中的整体性学习法对于普通人也很适用。并且其中的很多方法在无形中与自己平时在上课中的某些小技巧不谋而合,给自己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多理论支持以及指导。

所谓的整体性学习法是指如何运用你大脑里已有的丰富的神经元吸收整合信息。其核心在于如何通过多种途径创建相互关联的信息网络,做到对知识点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的驾驭知识。众所周知,高中化学知识繁杂,细碎的知识点较多,根据笔者近两年的观察,发现大多数补课学生的化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点混乱,不成体系,没有形成清晰、分明的知识网。知识点的碎片化与模糊化导致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上往往受挫,尤其是高三的学生,这种点、线、片式的知识体系或多或少的影响了综合性习题的解答。基于此,我在日常的教学中总是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知识脉络,如金属钠、镁、铝、铁和铜,它们各自的反应特点,通性与个性,与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关系,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基于这种网状知识点的建构,以期让学生能够清晰结构与性质,性质与应用之间的关联,加深理解。从而改善满堂输入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以及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

整体性学习的基础就是将知识点关联起来已达到记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至于如何运用整体法学习,斯科特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

获取——讲究知识的准确性与概括性。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如何从复杂多样的信息网中获取有效,有用的信息,对于每个人都是挑战。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再单一化,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获取知识,并建立知识体系,是课堂上必须强化的学习技能。而如何从这些信息中进行整合,概括,形成自己的知识网,对于学生来讲,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在首次课的总结中,以及每次的课堂提问中我尽可能的要求学生以简单的语言概括所有知识,或者在笔记本上对于所学的内容进行关键字标注,以其实现知识点的准确概括。

理解——如何联系上下文或知识背景准确理解信息的主旨。基于近年化学命题的趋势,我们会发现高考题型越来越考察学生对于信息的阅读,理解以及整合的能力。而学生对于信息题型的处理情况则取决于对题目中已知信息的理解程度。理解出错的原因,一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习惯忽略了关键知识点。对于这点可以采取关键点标注或圈画的方法进行阅读。一是跳跃式阅读导致割裂知识背景,断章取义,导致获得的信息不全带来理解的片面化,基于此,可以采取作者所说的联系上下文进行阅读。而这种处理方式在解决综合类习题,尤其是实验大题时很有效。另外,在日常教学中,比喻法的应用,联系生活的应用,多学科交叉应用,在授课中往往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拓展——通过深度,横向,纵向的拓展,形成模型。书中讲解了如何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拓展知识体系,建立知识模型。对于自己来讲,深受启发,如何不断夯实专业素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知识建构,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建立行之有用知识模型,并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整理题型,自主建立模型对于今后的教学中则是一个新的挑战方向。

纠错——删除错误无效的联系,这个主要是说在对于知识模型的应用中,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一次次的攻坚战中完善模型,拓展模型。大多数的模型都有一定的适用性,所以,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这些看起来十分厉害的武功秘籍往往也有各自的缺陷之处,要学会灵活的运用各种招数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是生搬硬套。仅仅通过一套“武功秘籍”就畅通题海江湖,是不可能的。要在不断的实战中,总结经验教训,对比模型的不同以及规律,形成自己的招数,以其实现以无招胜有招的效果。

应用——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致用,而良好的致用不仅指能够解决当下题目中的问题,还在于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生活中的疑难杂问,在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世界,认识世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学习了结构化学我们可以知道霓虹灯为什么发光,学习了有机化学则可以了解美酒为什么越久越香。学习了环境化学则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环境的重要性,并利用所学知识提高环保意识,改变生存环境。

当然,这些只是书中提到的某些方法,其中关于比喻法的应用,图表法等的应用,目标的设立,这些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同样适用。感谢斯科特的方法论,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以及学习中能够不断的通过整体性学习法夯实自己,改变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一起“渔”乐。
 
石家庄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部 李提提